bwin官网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如何在传统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,成为了众多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。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者,伊利集团以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和持续创新的能力,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。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伊利集团董事长、总裁潘刚先生的深邃思考与战略指导。
本文分享潘刚关于创业、人生和经营管理的60条思考,希望能给大家思考自己的工作和人生一些启迪。
2. 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互相促进、良性循环的整体,只有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发展,才能不断发现新需求、创造新模式、推动新增长,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6. 1999年底,定战略的时候,我们找了全球知名的世界级的咨询公司,帮助我们制定了战略规划,找对了方向。从方向上来说,这么多年都没有大的变化。
8. 伊利主要还是集中在乳业板块,在战略上有不同的路径来实现。一个是内生式,靠自身现有业务的增长;第二是外延式发展,就是通过并购来实现。
9. 我们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,作为民族企业我们有能力、更有责任服务好北京奥运会。
13. 中国乳企应该积极参与到乳业全球化合作的进程中来,加快自身国际化的步伐
14. 企业不仅要整合全球优质自然资源,还要整合全球人才、技术智力资源,打造“全球智慧链”,用全球智慧来推动企业创新。
15. 我们的国际化战略叫“全球织网”,通过在美国聚集全球顶尖智慧资源,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,在新西兰建设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生产基地,在欧洲建设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举措,伊利搭建了覆盖亚洲、欧洲、大洋洲和美洲的全球资源体系、全球创新体系和全球市场体系。
潘刚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先行,认为只有清晰的战略方向才能支撑企业长期成长,伊利始终坚持乳业为核心,不盲目扩张,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推动发展。
他提出了“全球智慧链”、“全球织网”等战略,整合全球资源(包括技术、人才、市场),打造国际品牌。同时,他强调大企业的担当,服务国家重大事件如奥运会,体现民族企业的使命感。
1. 企业只有进化才能适应变化。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,公司的业务模式、组织模式、企业生态和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都要进化。
2. 我戴的这副眼镜很特别,左眼是“望远镜”,右眼是“显微镜”。。作为管理者,既要着眼长远,明确战略方向,也要重视细节,做好精确管理。
6. 我们不盲目地去追求速度和规模第一、收入第一,我们真正所取得的是一个综合第一,包括盈利能力、品牌价值、社会公益事业投入,在行业内包括我们纳税,再加上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。
8. 那时候聘请一个市场总监比我的待遇还要高,当时我们聘请的是亚洲的人才。现在我们的人才来自全球各个国家,而且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人才也非常多。
9. 伊利的成长、成熟,是来源于一个团队的努力,而不只是几个人,个别人,整个团队是最有战斗力的。
10. 我们这个团队确实经验很丰富,几乎所有管理者都是大学一毕业就分到车间,从工人开始干起,摸爬滚打十几年二十年,最终一步一步地走上管理岗位。
12. 跨界学习可以启发开阔我们的思路,因为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相通的。
13. 不同阶段的伊利需要从不同企业学习管理经验,最终使得伊利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。
潘刚有很强的组织进化意识,强调企业在业务模式、组织架构、思想认知等方面都要不断进化,以应对变化;他强调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要清晰*,既要有战略眼光,也要注重细节管理,体现了“宏观+微观”的管理哲学。
他重视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,强调从基层做起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,强调团队协作与稳定性;伊利强调以人为本,对员工待遇高度重视,认为人力资本是最核心的投入;他还倡导持续学习文化,鼓励跨界学习、向先进企业学习,保持组织活力与创新能力。
2. 企业发生重大事件对伊利打击非常大,有些银行也有预警不给伊利贷款了,连经销商都不给伊利贷款,可以说是四面楚歌。2005年,为了解决遗留问题,伊利把国债都卖掉了,也给企业造成了几千万损失
5.在伊利人眼中,世界上只有两种人,一种人是喝牛奶的,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,伊利人的使命就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,喝牛奶的人——享受牛奶营养与健康的人。
6. 乳铁蛋白也叫牛奶的“奶黄金”,10吨牛奶中才能提取1公斤乳铁蛋白,在国际上价格最高的时候卖到2万多元1公斤。2023年,我们突破了技术瓶颈,现在在牛奶中的保留率能达到90%以上。
7. 任何一个人、一个企业没有付出是不可能有回报的。伊利过去的经历充分证明了成功没有捷径,没有踏踏实实的工作和努力,不可能成功。
8 在质量安全和创新上投入,永远是正确的,所有这些方面的投入,最终消费者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。
9. 我们兼并对象一是要有先进装备、优质奶源,及在当地拥有一定品牌和影响力。
10. 奶业壁垒是非常高的,像其他电商互联网,一夜之间出来一个企业,在奶业做不到。一是奶业需要有奶,有奶牛,牧场,种草开始,需要几十年的功夫,形成全产业链。
11. 企业一定要全链创新,因为乳业产业链非常长,每一个环节都决定最后品质好不好,从种草到育种,从养牛到生产加工,全链条建设都要做到最好。
12. 和行业内包括产业链上的各个合作伙伴,集聚大家的力量,共同创新,最终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服务消费者。
13. 改变行业竞争方向,营造更大市场空间,让整个行业内其他企业和伊利共同成长,把整个蛋糕做大,把中国乳业做大。
14. 在质量上不惜一切代价,只要需要投,不管需要多少钱都要投,不能有任何风险。
第二,企业文化层面,要把品质作为企业文化核心,要让企业所有的人都理解和认识到品质重要性,把每位员工都培养成真正工匠,形成工匠文化,才能在工作中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。
第三,标准层面,要建立比肩甚至超越国际水平质量标准和体系,掌握了标准,才能牢牢掌握国际市场竞争和价值分配线.
婴儿奶粉是所有乳制品中加工工艺、配方最复杂的,从配料表中可以看到核心的营养成分非常多。最难的是对母乳的研究,我们建立起了目前世界上数据量最大、规模最大、数据最全的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。18. 好的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,
这是底气,也是做创新的最终目的。19. 13亿消费者购买伊利产品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。
潘刚强调品质至上,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,必须不惜代价确保安全与高标准;为此,他力主进行全产业链创新:从种草、养牛到加工、销售,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。伊利还重视科技驱动。通过技术突破(如乳铁蛋白提取)提升产品附加值,建立行业领先地位。
潘刚以消费者导向来指导营销,认为产品最终要满足市场需求,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。
融资成本非常低、融资渠道也很多,就资金面上来看,融资意义并不是特别重大。但是,帮助和支持产业链条上合作伙伴的发展非常重要。
我们根据业务需要,先后设立了财务公司、担保公司、保理公司、互联网小贷公司。33. 我们的产业链上有很多中小企业,
特别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,有很多畜牧、养殖等农业行业的合作伙伴,另外我们很多经销商也都是中小企业,他们的融贷能力相对比较弱。从企业自身利益来讲,我们也需要协同发展,你跑得很快了,但你的合作伙伴跟不上,这是要出问题的。
但是我们认为,龙头企业要主动承担责任,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发展。35. (伊利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)
我们帮助合作牧场增收近114亿元,带动全国560万养殖户和农牧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。36.
大到国家,小到企业,只有抱着一种开放的态度,通过合作,才能实现互惠互利,共同发展。总结:
潘刚抱有生态共建理念,关注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问题,构建良性互动的产业链生态;伊利通过金融工具赋能产业链,通过财务公司、担保公司等多种金融手段,支持合作伙伴共同发展;他认为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利益,更要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,形成命运共同体。五、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塑造**
比起北上广这些大城市,我们地处北方远离一线市场,并不具备太多优势,但正是我们从领导到员工,大家都能够认真地工作,踏踏实实地做事,我们比别人付出得更多,比别人更努力,才取得今天的成绩。3. 伊利的产品是伴随着我整个生活的全过程,
对伊利而言,成为首个双奥乳企,这是一份荣誉,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总结:潘刚身上体现了强大的坚韧奋斗精神:在困难时期强调团结一致、共渡难关,体现企业凝聚力;他也体现了伊利的踏实务实文化:强调努力工作、付出才有回报,反对浮躁与投机;而使命驱动型文化也是他重要的底色:以健康营养为使命,服务社会,提升品牌温度,企业发展与国家荣誉、社会责任紧密相连,增强员工归属感。
发生重大事件对伊利打击非常大……8. 越在最艰难时候,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,
它具备强大的危机处理能力,面对困境时,快速调整战略、解决遗留问题,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,并从历史中汲取教训,强化抗风险能力和组织韧性。七、国际化与全球竞争力
.我们的国际化战略叫“全球织网”,通过在美国聚集全球顶尖智慧资源,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,在新西兰建设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生产基地,在欧洲建设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举措,伊利搭建了覆盖亚洲、欧洲、大洋洲和美洲的全球资源体系、全球创新体系和全球市场体系。总结: